那山 那水 那人——探红水河水泥有感

文/控股党群工作部石明泽

红水河水泥旁边并没有河,反倒有两座山,一座是凤凰山,另一座是龙马山。

屹立在双峰之间的红水河水泥,建厂已有四十余载。这里曾经是一座独立的城中城,生产区和生活区错落展开,厂办医院、厂办学校、铁路站、招待所、家属楼、大澡堂等等,一应俱全、应有尽有。生产区经过现代化的改造已经焕然一新,凤凰山还在源源不断供给石灰岩,过硬的水泥质量得到了外界的高度好评。

一路之隔的,就是生活区。沿主路而建的多层房屋,沿街小卖部贩售各种日杂用品,两边的扁桃树郁郁葱葱,建筑依旧保持着上个世纪家属院的风格。门口的两座独立白色小楼,俭朴又不失大气,据说是曾经厂领导的宿舍,而今已经成为了办公区。生活区最热闹时员工家属人数多达六千之众,曾经的大灶食堂已经改建成“职工之家”,每逢夜幕降临这里成为气排球、羽毛球爱好者的乐园。标志性建筑现已停用,只有那褪色的“红水河俱乐部”金色大字似乎还在诉说着过往的喧嚣与辉煌。很多员工已经把家安在了市区或镇上,许多退休多年的老人仍然习惯在这里生活,言语之间都是以厂为家的温情,不经意间就将生活气息填满。

这里作为华润真正掌控的第一家水泥厂,水泥人心目中的“延安”,更是水泥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发源地,具备独有的气质和积淀。试想曾经一家千人大厂的老国企,在宾阳一市也颇有地位,是多少人羡慕的体制内工作,也承载着很多家庭的经济支出和殷切期盼。然而随着竞争者的加入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升,人多、低效、保守,一家老厂的臃肿和矛盾也日益凸显。往日的厚重,忽而成了“笨重”,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。

随着华润的入主带来了些许不同。在老一辈创业者口述中,当年在红水河推动机构精简、减员增效、竞聘上岗的改革,甫一出台,便遭到职工们的反对,不解质疑、围追堵截。华润派去的领导们,都是早年的大学毕业生,一件事一件事解释、一个人一个人安抚,既做于小,也成于细,内部的声音才渐渐平息。管理到位了,一切就水到渠成。经历改制阵痛之后,快速增长的业绩让职工们不得不惊羡于华润这家驻港中资企业的“金手指”,让老国企焕发了新颜,也让员工得到了实惠。

那时候的红水河水泥,可谓人才济济,“将”星云集。五湖四海的用人策略,业绩导向的企业文化,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专业人才来到红水河,颇有抗战时期革命青年奔向延安的盛况。随着业务版图的扩大,还源源不断地为新项目输出干部人才,很多基地的管理者都曾在这里接受最初的职场熏陶。现在为水泥服务超过二十年的员工,一大半都出自红水河。留在这里的不仅是对事业的坚守,也有充盈几代人生活与精神的家园。

今日的龙马山下,厂区蜿蜒铺就了一条延安大道,将废旧的窑筒体等进行再装修,又将党史教育融入其中,走在大道上,工业之美和革命之光交相呼应,不禁由衷生发出革命主义的豪情。大道的尽头,坐落着红水河垃圾协同处置站,利用水泥窑将城乡垃圾在这里“吃干榨净”,彻底解决宾阳的垃圾围城困局。甚至从渗滤液处理系统终端接出来的水,达到了直饮标准。有人笑言,红水河水泥也能生产纯净水,不输给怡宝。而龙马山也在小雪前日,传来了骨料投产的消息,将基础建材的产品基本囊括其中,为老厂增添了新的业务。

这么多年,红水河从标杆、输出、被超越、再到找新路,一直在探索新的增长点。作为水泥控股高速增长的全程见证者,原点的失落和寂寥,非但没有使之颓废,反倒历久弥新,奋进、坚韧、不满足,催生了老厂的另一种重生。或许这也是华润水泥将红水河成立之日作为控股的“创业日”的用意所在。这种精神也必将支撑华润水泥在面对挫折时,更能叩问初心,吮吸创业历史的养分而长大成才。老厂不老,回望红水河大门,依旧大气沉稳。

红水河的故事,似乎没有穷尽。今日之凤凰山还在被发掘,龙马山也已经出料,正如一首诗中写的那样——请乘理想之马,挥鞭从此起程,路上春色正好,天上太阳正晴。

 

后记:2023年4月,我到华润红水河水泥出差,闲暇之余参观了厂区、生活区以及曾经的建筑旧址,加之在搜集水泥成立20周年企业史料过程中,听闻了很多人和事,曾经在干部履历中一行字,突然真真切切地浮现在眼前,让人感慨万千。有感于这家老国企的历史、积淀和蜕变,也对华润转实业之初、水泥创业之初的艰辛和不易有了更深的理解,艰苦奋斗、永不满足,这是企业基业长青、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。


分享

Copyright©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9110056号 技术支持: 华润数科